根据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 2760-2024)及《小麦粉》(GB/T 1355-2021)的相关规定,面粉中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需严格遵守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。以下是主要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功能:
一、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
1. 抗氧化剂
- 抗坏血酸(维生素C)
- 功能:增强面团筋力,改善面制品弹性。
- 使用范围:小麦粉(中筋、高筋、低筋面粉)。
- 限量:0.2g/kg(以干基计)。
2. 乳化剂
- 硬脂酰乳酸钠/钙
- 功能:改善面团稳定性,延缓淀粉老化,增强面制品口感。
- 使用范围:专用小麦粉(如面包粉、蛋糕粉)。
- 限量:2.0g/kg。
- 单辛酸甘油酯
- 功能:防腐、改善面团结构。
- 使用范围:生湿面制品(如面条、饺子皮)。
- 限量:1.0g/kg。
3. 增筋剂
- 偶氮甲酰胺
- 功能:增强面筋强度,改善面包体积和组织结构。
- 使用范围:小麦粉(仅限中筋、高筋面粉)。
- 限量:0.045g/kg。
- 争议:其分解产物氨基脲(SEM)存在致癌争议,但中国允许在国标范围内使用。
4. 酸度调节剂
- 碳酸钙/碳酸镁
- 功能:调节面团酸碱度,改善面制品口感。
- 使用范围:小麦粉及面粉制品。
- 限量:碳酸钙≤0.03g/kg,碳酸镁≤1.5g/kg。
- 磷酸盐(如磷酸三钙)
- 功能:增强面团稳定性,延长保质期。
- 使用范围:专用小麦粉(如饼干粉、糕点粉)。
5. 膨松剂
- 碳酸氢钠(小苏打)
- 功能: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,使面团松软。
- 使用范围:发酵面制品(如馒头、面包)。
- 限量: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(无明确上限)。
- 含铝膨松剂(如硫酸铝钾)
- 现状:自2014年7月起禁止在普通面粉中使用,仅限油炸面制品(如油条、油饼)。
6. 被膜剂
- 壳聚糖
- 功能:保鲜、防霉,改善面粉制品外观。
- 使用范围:面粉制品(如包子、馒头)。
- 限量:0.1g/kg。
7. 防腐剂
- 丙酸钙/丙酸钠
- 功能:抑制微生物生长,延长保质期。
- 使用范围:生湿面制品(如面条、饺子皮)。
- 限量:0.25g/kg(以丙酸计)。
8. 其他功能添加剂
- 酶制剂(如α-淀粉酶、木聚糖酶)
- 功能:改善面团发酵性能,优化面制品质地。
- 使用范围:专用小麦粉(如面包粉、蛋糕粉)。
- 限量: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。
二、禁止添加的物质
-
过氧化苯甲酰(增白剂)
- 禁用时间: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使用。
- 原因:强氧化作用可能导致营养素流失,且长期摄入可能影响健康。
-
滑石粉、矿物油
- 用途:非法用于“增白”或改善面粉光泽。
- 风险:可能引发消化道刺激或重金属污染。
-
香精香料
- 禁用范围:普通小麦粉中禁止添加,仅限特定调味面粉制品(如咖喱粉)。
三、特殊规定与注意事项
-
GB/T 1355-2021 新国标
- 要求:普通小麦粉(如中筋粉)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,仅允许作为“原料”使用。
- 专用面粉(如面包粉、蛋糕粉):允许添加添加剂以满足工艺需求。
-
消费者提示
- 查看配料表:普通面粉(如“特一粉”“标准粉”)配料表应仅标注“小麦粉”,若含其他成分(如“硬脂酰乳酸钠”),则为专用面粉。
- 警惕“纯天然”宣传:部分商家声称“无添加”可能指无非法添加,但合规添加剂仍可能存在。
-
健康风险
- 偶氮甲酰胺:虽国标允许,但其分解产物氨基脲(SEM)存在争议,建议儿童、孕妇等敏感人群谨慎选择。
- 含铝添加剂:仅限油炸面制品,普通面粉中不得检出铝残留。
四、总结
- 允许添加剂:抗氧化剂、乳化剂、增筋剂、酸度调节剂等,需符合GB 2760-2024的限量和范围。
- 禁止物质:过氧化苯甲酰、滑石粉、非法香精等。
- 消费者建议:选择正规品牌,关注配料表和执行标准号(如GB/T 1355),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。